普羅教育訓練有限公司
0
  • 登入
  • 關於PRO SPACE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身體素質提升訓練計畫
    • 比基尼備賽團班
    • 運動員合作計畫
    • 線上運動員訓練合作
  • 實體研習課程
    回主選單
    • 念動一致
  • 線上課程
    回主選單
    • 比基尼新手Posing攻略
  • 文章閱讀
  • 商品總覽
  • 訂閱免費電子報
  • 註冊
  • 登入
  • 0
普羅教育訓練有限公司
  • 關於PRO SPACE
  • 服務項目
    身體素質提升訓練計畫 比基尼備賽團班 運動員合作計畫 線上運動員訓練合作
  • 實體研習課程
    念動一致
  • 線上課程
    比基尼新手Posing攻略
  • 文章閱讀
  • 商品總覽
  • 訂閱免費電子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運動員合作計畫3.0 (1)
    • 健美比賽-比基尼 (1)
      • 研習課程 (8)
        • 個人品牌 (6)
        • 念動一致 (2)
      • 關於運動員 (9)
        • 運動產業 (1)
          • 運動營養 (2)
            • 訓練乾貨 (5)
              • 比基尼乾貨 (13)
                • 健身穿搭 (8)
                  • 營養乾貨 (16)
                    • 戶外活動 (1)
                      個人品牌 (1) prize (1) quaker (1) spark (1) wheyprotein (1) 低卡高蛋白餅乾 (1) 健身米餅 (1) 威化餅 (1) 桂格米餅 (1) 減脂米餅 (1) 米餅 (1) 飲食控制 (1) 高蛋白低卡點心 (1) 高蛋白洋芋片 (1) 高蛋白甜點 (1) 高蛋白餅乾 (1) 低卡點心 (1) 健人點心 (1) 原來是洋蔥 (1) 原味食代 (1) 宜蘭瓜哥 (1) 歐嬤德式美食 (1) 減糖貝果 (1) 減醣貝果 (1) 貝果 (1) 貝果控 (1) 達哥嚴選 (1) 高蛋白貝果 (1) 高蛋白點心 (1) #legging (1) #翹臀 (1) #顯瘦 (1) applevinegar (1) 增肌減脂 (1) 抗氧化 (1) 消化 (1) 胰島素敏感度 (1) 胰島素阻抗 (1) 蘋果醋 (1) 血糖穩定 (1) 低卡花生醬 (1) 健人花生醬 (1) 健美選手花生醬 (1) 健身花生醬 (1) 花生醬吃法 (1) 花生醬怎麼吃 (1) 花生醬推薦 (1) Bikini (3) Figure (2) Fitness (1) IFBB (2) Wellness (3) women's bodybuilding (2) women's physique (2) 健美比賽 (1) 健美比賽項目 (1) 健美評分 (1) 女子健美 (2) 比基尼 (3) IFBBbikini (1) IFBBwellness (1) 健康小姐 (1) 女子比基尼 (1) 女生健美比賽項目 (1) 比基尼備賽 (1) 比基尼哪裡買 (1) 比基尼比賽 (1) 比基尼裝備 (1) 比基尼裝備清單 (1) 2023奧賽 (1) 2023奧賽名單 (1) 比基尼奧賽選手 (1) homegym (1) 健身器材清單 (1) 工作室器材 (1) 深蹲架推薦 (1) roundglutes (1) 上臀 (1) 圓臀 (1) 尖臀 (1) 臀上 (1) 臀上緣 (1) 臀部訓練 (1) IFBBPRO (1) IFBB職業選手 (1) PROCARD (1) PROLEAGUE (1) taiwaneseifbbpro (1) 健美職業選手 (1) 健美選手 (1) 健體 (1) 備賽教練 (1) 女子健體 (1) 女子形體 (1) 形體 (1) 形體職業選手 (1) 比基尼職業選手 (1) 比基尼選手 (1) 職業卡 (1) 職業賽 (1) 職業選手 (1) 健美比賽化妝師 (1) 健美比賽彩妝師 (1) 比基尼比賽化妝師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掌握攝食產熱效應,讓你又吃又能瘦

                      掌握攝食產熱效應,讓你又吃又能瘦

                      2022 May 30 營養乾貨

                      如果你有真的算過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我們都吃得比我們運動+非運動消耗+基礎代率的還要多,但是你可能一直維持差不多的體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體還有一樣消耗能量來源-「攝食產熱效應」。

                      攝食產熱效應

                      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指的是,當食物被我們吃進去後會被消化、吸收,我們的器官要去運轉這些機制所要的能量。

                      意思就是說,一份餐點可能500kcal,但你不會真的吸收了500kcal,因為在吃下肚後,器官需要消化分解而需要能量,所以大概會有10%的熱量是供應給消化器官。

                      From Pexels

                      攝食產熱量應過程

                      食物產熱效應分為兩個部分:營養物質的消化、運輸需要的能量;以及儲存和產熱所需的能量。與營養儲存所需的能量相比,消化和運輸所需的能量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後者能量是大部分的能量消耗之一。

                      https://joe.bioscientifica.com/view/journals/joe/238/3/JOE-18-0240.xml#fig1
                      https://joe.bioscientifica.com/view/journals/joe/238/3/JOE-18-0240.xml

                      攝食產熱效應中的能量儲存

                      能量儲存站消耗的大部分,其中,葡萄糖要以糖原的形式儲存,需要消耗5%的能量,24%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證明營養儲存的能量成本是很高的。

                      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主要是熱量和儲存能量的總和,也就是說,攝食產熱效應的熱量消耗(熱量損失)僅佔飯後立即產生的能量的一小部分。

                      攝食產熱效應的善用時機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rticle/105/3/e211/5740411?login=false

                      2020年,一篇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的研究,探討早餐後和晚餐的攝食產熱效應差異,研究結果為:

                      即便是相同的卡路里,早餐後的DIT是晚餐後DIT的2.5倍。

                      與晚餐相比,早餐後的食物引起血糖和胰島素濃度是減少的,在一天中,低熱量早餐會增加飢餓感,特別是對甜食的食慾。

                      From Pexels

                      攝食產熱效應的好處

                      1.腸胃道受晝夜節律影響

                      在研究中指出,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會在腸胃道被消耗,吸收營養物質、代謝。由於腸道的各種功能表現出晝夜節律活動,因此,早晨DIT發生率較高的一種解釋可能是早晨為排空快,大量營養素的吸收也就有所差異。

                      飢餓感和食慾的晝夜節律機制存在,食慾調節的系統是由下丘腦控制,他接收來自周圍的訊號,而晚上這些訊號水平最高,因此有可能幫助增加晚上的飽腹感。

                      From Pexels

                      2.早晨的交感神經上升容易激活攝食產熱效應

                      人在睡覺的時候,腦部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抑制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 ,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讓副交感神經出來,開始降低血壓、心跳、讓全身開始進入恢復休息模式。

                      而凌晨會開始分泌皮質醇、交感神經(SNS)上升,而我們也會漸漸醒來,受到交感神經提升的影響,這時候會開始激活產熱效應。

                      所以想要提高攝食產熱效應,刺激交感神經活化也是一種方式。另外,進食的時候也會增加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使身體處在可以利於吸收消化的狀態。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早上因為交感神經旺盛而起床,在已經誘發好交感神經旺盛的時候,再透過進食(吃早餐)因消化而增加交感神經,可以讓攝食感熱效應最大化。

                      From Pexels

                      3.飢餓感與攝食產熱效應

                      在一整天的飲食中,如果是豐富的早餐、晚上熱量少的營養模式對能量和葡萄糖代謝都有良好的影響。一頓豐盛的晚餐對葡萄糖耐量有負面影響。

                      在研究中評估一整天對於糖的飢餓感和食慾研究,前半天的飢餓感和對甜食的胃口都比下半天高,另一份研究顯示,飢餓感在早上最低,晚上最高,與醒來後的時間和最後一餐的間隔時間無關,也與卡路里消耗無關。

                      研究上晚上飢餓評級,發現下半天對甜食的飢餓感和食慾較低,主要是因為與全天所有其他調查時間相比,深夜的飢餓感和對甜食的慾望最低。

                      另外也發現,高熱量早餐會減少飢餓感和對甜食的食慾,而低熱量早餐會導致飢餓感增加,並延遲增加對甜食的慾望。

                      4.睡眠是否會對攝食產熱效應造成影響?

                      為了監控睡眠,要有證據表明睡眠會剝奪並抑制靜息代謝率和DIT,研究中將每個實驗日的營養成分、卡路里和用餐時間等都相同,研究發現,大多數的數據顯示「晚上的DIT低於早上的DIT」,但因仍有部分實驗者的結果並非早都是這樣的結果,因此並不被視為是重要的偏差。

                      另外一篇研究關於睡眠對於攝食產熱效應的實驗,在剝奪一晚的睡眠後,早上攝入的液體配方奶粉後4小時測得DIT短暫下降約20%,但其他組並沒有相同的結果。

                      研究顯示,睡眠對於攝食產熱效應的影響並沒有明確的定論。

                      ⏐延伸閱讀:為什麼減脂這麽難…?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

                      From Pexels

                      5.增加咀嚼可以增加攝食產熱效應

                      Chewing increases postprandial 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03109-x

                      在最新2021年的研究中,一篇關於«Chewing increases postprandial 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咀嚼增加餐後產熱效應的文章中提到,隨著每次味覺刺激和咀嚼的時間持續,攝食產熱效應的能量產生會增加。

                      研究中表示,咀嚼會增加肝、胃、腹食道、脾、十二指腸上半部和胰腺供血,因而通過味覺和咀嚼增加了上消化道的運動。

                      6.固體食物咀嚼的產熱效應>流質食物

                      在進食過程中,緩慢而徹底地咀嚼食物會增加DIT,也會增加大腦接收飽足感,避免過度飲食。

                      研究中實驗固體食物和流質食物發現:分別在吃100kcal和300kcal塊狀食物後90分鐘內增加了6kcal和10kcal。
                      在吃完621kcal的一份義大利麵後180分鐘內增加了15kcal。

                      而流質的食物,如果是喝了200kcal的飲料雖然DIT較少,但在喝完後的90分鐘後,DIT從3.4kcal增加到5.6kcal,並且在90分鐘內添加咀嚼使其增加到7.4kcal。因此,90分鐘後的咀嚼增加的DIT為1.8-4.0kcal。

                      可證實口腔刺激,即口中品嚐食物的持續時間和咀嚼的持續時間、食物團的大小也有助於提高DIT。

                      整篇研究結論推出:

                      無論消耗多少卡路里,早上的DIT(攝食產熱效應)明顯高於晚上。

                      在控制飲食(低熱量飲食)下,因晝夜節律,早餐也應先優於大餐,以防止肥胖和高血糖峰值。

                      目前研究下來,飢餓感與睡眠不明確直接影響攝食產熱效應。

                      塊狀食物DIT>流質食物DIT,多咀嚼有助於提升DIT。

                      怎麼吃可以消耗最多熱量呢?

                      食物攝入會刺激能量消耗,也會根據營養成分不同,在能量消耗上會有落差。

                      飲食中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其中,蛋白質的攝食產熱效應最高,約佔總攝取熱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排第二,約佔6-8%左右,脂肪最少,約佔4%左右。

                      1.多吃蛋白質、原型食物

                      蛋白質由於消化過程複雜,需要較多的器官和內分泌去消化吸收,有助於提高攝食產熱效應。而原型的食物因為分子較大,需要較多消化器官去分解成細小的分子宮人體吸收,在過程中也會需要消耗較多的熱量。因此,蛋白質、原型的食物會是首選。

                      From Pexels

                      2.早上攝取量>晚上攝取量

                      同如前述的研究表示,早上的攝食產熱效應會比晚上的攝食產熱效應效果來得更好,因此建議可以在早上將一整天重要的營養素吃足,越接近晚上就慢慢減少攝取量,以利在最佳的晝夜節律當中有最高效益的攝食產熱效應。

                      3.細嚼慢嚥

                      塊狀食物在咀嚼過程中,會強化對口腔和大腦飽足感的刺激,緩慢且徹底的咀嚼食物在進食會增加DIT的產生,也可幫助避免攝食過量、避免超重。

                      eating
                      From Pexels

                      攝食產熱效應可以瘦?迷思與誤解

                      如同前述提到,攝食產熱效應只佔一整天消耗量的10%,意思是說,如果今天一個人的整天消耗量為占比最高的基礎代謝率+非活動/運動消耗熱量+攝食產熱效應,其實是非常小的一個佔比,所以,真正讓你瘦下來的原因,是你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良好睡眠!

                      From Pexels

                      本文圖片來源:Pexels
                      文獻來源:
                      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 fake friend or fo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response to intake
                      Insufficient Sleep as a Contributor to Weight Gain: An Update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IFBB PRO LEAGUE 職業聯盟比基尼評判標準

                        • 2022 Sep 06

                        給運動員的肌力體能訓練課(六):肌力訓練課表設計

                        • 2024 Jun 03

                        我是天生胖、易胖體質嗎?我要如何改善?

                        • 2021 Jul 31

                        一招讓妳拉起引體向上!—動作神經刻蝕訓練法

                        • 2021 Jul 13

                        你快樂嗎?如何增加快樂化學物質

                        • 2022 Jun 24

                        健身教練都推薦,真的吃不膩、CP值爆表的即時雞胸肉

                        • 2021 Aug 22

                        網站重要聲明

                        • 退換貨政策
                        • 著作權申明
                        • 免責聲明

                        聯絡我們

                        • Email: prospacetaipei@gmail.com
                        • 聯絡電話: 02-27752785
                        • 地址: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62號2樓之1
                        • 公司名稱: 普羅教育訓練有限公司
                        • 統編: 83034033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普羅教育訓練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