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運動員的肌力體能訓練課(二):進步的原則
2024 May 06 關於運動員
肌力訓練是目前所知,可以透過自然方式去強化人體的方法。它的原理雖然複雜,但只要把握幾個原則,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肌力訓練來讓自己進步。
這篇文章會介紹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讓你了解能讓人體進步的原因是什麼。
【適應】
「適應」是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最重要的能力,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我們才能生存下來。達爾文的演化論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套用在運動領域也是類似的道理。
在運動領域中,運動員要去適應的是「比賽項目」,也就是在比賽中活下來,脫穎而出。假設你是100公尺短跑選手,為了要能在比賽中獲勝,你就必須去適應「快速衝刺的動作」,因為人類跟用四隻腳走路的動物不同,人類的構造不適合短時間內快速衝刺,但非常適合長時間追蹤獵物。
因此,為了能在100公尺內跑得更快,就必須做很多訓練,並且「適應」這些訓練壓力才辦得到。
相同的,要提升身體的素質,不管是力量、肌肉量、爆發力、敏捷、協調等等,目前的研究告訴我們,透過肌力體能訓練給身體帶來的壓力後,就能開啟人體適應的能力,提升這些身體素質。
這種經由「給壓力」最後「適應」變強壯的過程,一般稱為「運動適應」,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壓力」。
【壓力,是毒藥也是良藥】
讀書、升學是壓力,訓練運動專項也是壓力,肌力體能訓練也是給壓力的過程。研究指出,壓力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來自於你如何看待它(註1.)。你覺得這個壓力能幫助你進步,它就是「好的壓力」;相反的,你覺得壓力很大很煩,讓你狀態變很差,它就是「不好的壓力」。
教練們常強調的「心態」很重要,主要就是希望運動員們能將比賽時感受到的壓力轉變成「好的壓力」,這部分需要比較多的心智訓練才做得到;但如果是肌力體能訓練帶來的身體壓力的話,通常在好好休息後,很快就能感覺到進步,這也是肌力體能訓練CP值很高的地方。
身體素質,「有練,就會有」。
【變強的原則】
關於人體適應壓力的過程,加拿大心理學家「漢斯·薛利 Hans Selye」提出的「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簡稱GAS」可以解釋這個現象。他指出我們在感受到壓力時,通常會出現三階段的變化,分別是「警覺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警覺期,是指我們剛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壓力會讓身體被刺激,接著產生反應。
抵抗期,是指我們適應壓力的階段;只要挺過去,我們的身體或心理就會變強壯。
衰竭期,是指壓力出現的時間太久太長,我們無法好好休息來讓身心理恢復跟適應時,這時就會出問題,開始生病。以訓練來說就是「過度訓練」。
因此當壓力出現時,我們必須好好調整,讓它在抵抗期的時候就能被我們適應,這時我們就能進步上去。而這個「進步上去」的原理,就叫做「超補償原則Supercompensation」。超補償原則是指當身體在訓練後,透過充分的休息和營養補充,會產生超越原本能力的恢復現象。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跟「超補償原則」可以擺在一起看。在我們訓練後的1-2小時,身體會進入「警覺期」,這時身體狀況會開始下滑,接著身體會開始盡力恢復到原本的狀態,恢復的過程需要大約24-48小時的時間。
接著身體會在訓練後36-72小時之間恢復、甚至出現超越原本狀態的「超補償」,也就是進入GAS的「抵抗期」。這時候你會感覺到身體的狀態很好,甚至超過訓練前的狀態。但如果這時就停下來,沒有持續訓練下去,大概3-7天後身體就會回歸到訓練之前的狀態。
因此,並不是一直狂操猛練,就可以無止境進步下去。要能持續的向上進步,就必須抓準身體恢復、並超出原本狀態時,再給身體比前一次「多一點點」的訓練強度才行,這概念叫做「超負荷 Overload」
這概念告訴我們,不能一直練一樣的強度都不改變,因為這樣是無法「持續進步」的;在身體進步後,我們必須把訓練的強度往上調整,讓我們對訓練的「適應」持續往上增加,這樣身體的狀態才能持續進步上去。這概念叫做「漸進式超負荷 Progressive Overload」,也就是「向上適應」。
因此,想要讓身體素質向上提升,重點就是:
1.做肌力體能訓練,給予身體「壓力」,讓身體進入「警覺期」。
2.在訓練後好好的休息,讓身體出現「超補償」,也就是「抵抗期」的適應。
3.抓準超補償階段短暫出現的進步效果,再接著做強度更高一點點的訓練,讓身體能持續適應上去。
這就是變強的原則。
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在訓練後沒有好好休息,讓身體發生超補償,就一直增加強度訓練下去的話,會容易讓身體的狀態停滯,甚至變差。如果出現這種現象,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進入GAS的「衰竭期」,或是「過度訓練」。
因此才會有人說,運動員除了高強度的訓練外,足夠休息也非常重要,但「休息」並不是整天躺在床上滑手機,而是每天8到10小時充足的睡眠,以及每天吃健康營養的食物。
下一篇文章會開始提到肌力體能訓練的實際內容,以及該如何選擇訓練的動作
下篇文章:給運動員的肌力體能訓練課(三):訓練動作類型
不想錯過這系列文章內容的話,歡迎訂閱Pro Space電子報,我們會帶給你更多關於運動員訓練的資訊!
(註1.) Aschbacher, K., O’Donovan, A., Wolkowitz, O. M., Dhabhar, F. S., Su, Y., & Epel, E. (2013). Good stress, bad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sights from anticipatory cortisol reactivit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8(9), 1698-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