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運動員的肌力體能訓練課(三):訓練動作類型
2024 May 13 關於運動員
了解肌力體能訓練的兩大目的,也知道進步的原則後,接著我們要開始說「肌力體能訓練實際上該怎麼做」。當你跟著學長姐以及教練第一次進到重訓室時,看著五花八門的器材,通常你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一定是教練說什麼、或者學長姐做什麼,你就跟著做。
如果你對這些動作或課表感到好奇,問學長姐或教練「為什麼要練這個動作」時,通常有蠻高的機率會得到這個回答:「我們從以前到現在都這樣做」、「這是以前的學長姐跟教練傳下來的課表」,然後你只能跟著練。等你成為學長姐之後,會遇到學弟妹問你一樣的問題,通常有蠻高的機率你也會回答他們一樣的「答案」,除非你知道「為什麼」。
「知道為什麼要肌力訓練」以及「知道為什麼要練這些動作,而不是練其他的」非常重要,因為現在網路上肌力訓練的影片五花八門,非常多種,你不可能每一種方法都試,因為你可以練的時間有限;所以選擇那些別人已經用過、確認有效的方法來練,會是更有效益的做法。
這篇文章會跟你解釋該練哪些動作比較適合,以及為什麼要練這些動作。
【專項特殊性】
近代的肌力訓練早期是以「練肌肉」為主,但是就像第一篇文章說的,把一塊肌肉單獨練大,並不會讓你的跑步、跳躍、投球、揮拍等等運動表現變好;因為運動表現是全身肌肉互相協調之後產生的結果,並不是A肌肉只做它自己的事,B肌肉也做它自己的事就好,而是A肌肉跟B肌肉必須要「合作」才行;就像一支籃球隊,如果每個球員都只顧打自己的球,完全不管旁邊的隊友,這支隊伍的成績通常也不會好到哪去。
因此,肌力體能訓練的動作設計一定要考量到專項運動的運動模式,效果才會比較好,這叫做「專項特殊性 Specificity」。大多的運動項目都是「跑動」、「跳躍」、「投擲」、「工具操控」等等動作元素的綜合體,這些元素可將人體軀幹跟手腳四肢的活動型態大致分類成:「推」、「拉」、「旋轉」等人體活動的元素。
「推 Push」就是把某樣東西推遠離身體,或是把身體推遠離某樣東西;有分成上半身的推跟下半身的推,像是用手拿啞鈴並高舉過頭,或是用腳大力去推地板讓自己離開地面的跳躍動作。
「拉 Pull」就是把某樣東西拉靠近身體,或是把身體拉靠近某樣東西;分成上半身的拉跟下半身的拉。像是拉單槓,或是從地上把包包提起來。
「旋轉 Rotation」就是把身體拆成左右兩邊,然後同時做不同方向動作的過程;通常會是全身性的動作。像是把球投出去,或是拿球拍揮拍的動作,都是旋轉的動作。
接著我們把這些動作型態結合「人體解剖面」的三個活動平面:矢狀面(Sagittal Plane)、額狀面(Frontal Plane)、水平面(Transverse Plane)去呈現,就能得到常見的運動動作。
矢狀面:把手往前舉起來後,往上再往後繞一圈,這個身體前後的面向就稱為矢狀面。像是往前做出一個前弓箭步(Lunge)。
額狀面:把雙手往兩邊側邊舉起來,再往上舉過頭畫一個圈,這個身體左右側邊的面向就是額狀面。像是往側邊做出一個側向弓箭步(Side Lunge)。
水平面:把雙手往兩側平舉起來,接著整個身體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一圈,這個面向就是水平面。像是拿起一顆球往前投出去,身體旋轉的動作就是水平面的動作。
最後把這些元素做排列組合之後,我們就能得到人體在運動時會產生的動作元素,像是:
「上肢肌群」+「推」+「矢狀面」
「下肢肌群」+「拉」+「額狀面」
像是我們在跑步衝刺時的動作,一隻腳大力「推」地板,另一隻腳就會大力「拉」起來;一隻手大力往前擺(推),另一隻手大力往後甩(拉),在這些一推一拉的動作下,身體會產生很強的旋轉力量,此時身體軀幹必須在很強的旋轉力量下努力保持穩定,才讓身體可以把力量順利傳導,最後往前衝出去。這些身體不同部位在做動作時互相的協調,構成了跑步這個動作。
把這些人體通常可以自然做出來的動作,再加上動作平面的排列組合,就能組成常見的肌力訓練動作。
【適合的訓練動作】
在美國運動員訓練界權威的機構「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簡稱NSCA」有出版證照教科書,主要給所有想學習肌力訓練的人閱讀。其中一本專門講運動員訓練的證照教科書《肌力與體能訓練 第四版 Essential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裡面提到幾點訓練動作的主要類型,我這邊結合我的實際經驗,將訓練動作大致分為以下五種:
1.結構性動作 Structural Exercise
結構性動作指的是能直接或間接對脊椎施加重量的訓練動作,像是深蹲Squat、硬舉Deadlift等動作。因爲這些動作能支撐的重量非常高,因此很適合用來增加訓練強度;也因為在做這些動作時會需要動員全身所有的肌肉,所以它能給人體造成的訓練刺激反應也更大。
這些刺激會讓你體內的「賀爾蒙」產生反應,賀爾蒙就像是一隻鑰匙,專門開啟你身體中的化學反應,像「深蹲」對於刺激身體內「睪固酮 Testosterone」這個賀爾蒙分泌的效果就很好,而睪固酮就是一支能開啟「肌肉生長」這個化學反應的鑰匙。
2.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又稱為「跳躍訓練Jump Training」。顧名思義,只要是跟「跳」類似的快速動作,通常會稱為增強式訓練。它的原理是利用肌肉在快速的「拉長-縮短」時產生的彈性力量來強化運動員在跑跳時的能力。
像是在訓練時常遇到的跳階梯、跳箱、跳跨欄等等,通常原理都叫做增強式訓練。
圖.Timothy J. Suchomel
3.舉重衍生動作 Weightlifting Derivatives
舉重衍生動作就是將舉重運動(Weightlifting)的「抓舉Snatch」跟「挺舉 Clean&Jerk」動作做拆解,只抓出某些精華部分來練的訓練動作。運動員不需要把完整的抓舉跟挺舉動作完成,只需要完成1/3或1/4的精華動作就好。根據研究指出,這些動作對於發展運動員的力量跟速度非常有幫助(註1.)。
舉重衍生動作的種類非常多,它們的分類主要會根據操作動作時槓鈴速度移動的快慢來做區分,像是從速度快的:跳躍聳肩Jump Shrug、懸垂爆發高拉Hang Power High Pull、中腿爆發抓舉Mid-Thigh Power Clean等,到速度較慢的:爆發上搏Power Clean、爆發抓舉Power Snatch、中腿拉Mid-Thigh Pull等等。
4.主訓練動作 Main Exercise
這邊指做動作時,同時會用到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大肌群(例.胸、肩、背、臀)、及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主要關節的訓練動作。一般會用來作為結構性動作的補強訓練。上肢肌群部分有像是上肢推的伏地挺身、槓鈴臥推、槓鈴肩推;上肢拉的拉單槓、滑輪下拉、趴姿划船、反式划船等等
下肢肌群的部分則多以單邊訓練動作為輔,像是下肢推的分腿蹲、弓步蹲;下肢拉的單腳硬舉等等。
5.補強訓練動作 Assistance Exercise
補強動作通常指的是一些能強化身體常見弱點小肌群的訓練動作,像是腹部核心肌群的補強訓練、或是像手臂二三頭肌、小腿腓腸肌與比目魚肌等等。
每一次肌力體能訓練課表中的動作通常都會包含以上這些元素,而如何去調配這些訓練元素的比例,就是肌力與體能教練的工作了!
下一篇文章會跟你說怎樣的訓練強度,會產生怎樣的訓練效果;以及該練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更理想的「效果」。
不想錯過這系列文章內容的話,歡迎訂閱Pro Space電子報,我們會帶給你更多關於運動員訓練的資訊!
(註1.) Suchomel, T. J., Comfort, P., & Lake, J. P. (2017). Enhancing the force-velocity profile of athletes using weightlifting derivatives.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9(1), 10-20.